鱼身上长了一点白点怎么回事?
白点的学名叫做水霉病,是因为水中溶解的矿物盐度太高引起的。当水温突然升高或下降时,水中的矿物盐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沉积在鱼体表面,如果这时鱼体表有伤口就会感染上水霉。 当水温降低到20℃左右时,水中的矿物盐开始结冰,鱼儿需要不停地游动来防止身体上的冰层聚集,这个过程非常消耗体力,如果此时水体中的氧气不足就会缺氧窒息,如果恰好水温和氧气条件都适合,水霉素就趁虚而入,大量繁殖引起感染。 这种病菌对水的酸碱度和温度都很敏感,在PH值7.5~8.0之间生长最好,低于6.5以下或者高于9.0以上都很难存活。
最佳生长温度为15~30℃之间,超过31℃则停止生长。所以夏天高温季节一般不会得这个病,秋冬交替和早春天气忽冷忽热的时候最容易得。 一般在水族箱里饲养的淡水鱼虾不易得水霉菌感染,因为它们生活在封闭的水环境中,细菌很少能够入侵。而海水鱼类由于长期在海水里生活,身体表面会覆盖一层天然的保护膜,也不会感染此病。
只有那些刚从淡水里捕捉的小鱼,身体没有形成天然的保护膜,而且经过长途运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才会感染上。所以发现鱼身上有白点不要着急,先找出原因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即可。 如果鱼缸里有水草等植物,可以剪下一些嫩叶放在鱼缸里,让鱼儿自由捕食;如果没有水草也可以把苹果切成块放进缸里,使鱼能够啃食,这样既能补充鱼需要的维生素又可以消除身上的白点。 另外,可以用食盐泡澡的方式治疗,在浴缸里注入少量清水(以能浸泡皮肤为准),然后投入适量食盐,浓度约为千分之五(100公斤水放一公斤盐),最后将病鱼放进去,浸泡几分钟便可,每天一次,连续3次便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