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本身会得狂犬病吗?
前段时间,一则“10多仅狗感染狂犬病”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这条消息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农业农村局通报称,10多只狗感染狂犬病,均被查杀。对此,不少人感慨,现在的狗身上好像都带着毒。其实,不少人对于狗是否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或携带狂犬病毒,产生了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误区1:狂犬病毒只有动物才会携带
的确,狂犬病毒只有动物身上才会存在,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人被传染的可能。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点。因为狂犬病毒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染的。什么是间接接触呢?就是如果你使用过某一件物品,而这件物品是狂犬病毒携带者,并且这件物品上的狂犬病毒没有被杀死。而在你使用过之后,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通过你的口,或皮肤粘膜,进入到你的体内,引发疾病。虽然,在间接接触传染这一项中,人是被感染的最低动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只狗并没有直接与人的身体接触,那么人间接感染的几率就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同时,这只狗没有被其他人咬伤或抓伤,那通过其他间接方式传染到的几率就更低了。
至于为什么这条狗会被传染,防疫人员经过监测确认,这条狗是吃了有狂犬病毒的鸡肠。那么也就是说,这条狗是间接感染了狂犬病毒。但是说到底,这是一个极少极少的个例。
所以,并不是说病毒只有动物携带,人会带有这个误区。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也知道了,虽然狂犬病毒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但是这种间接接触传染,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被排除在外。
误区2:狗打了疫苗就没得狂犬病
不少人认为,狗如果按时打了疫苗,就肯定不会得狂犬病了。其实这种预防狂犬免疫,是有有效期的,一般是在半年后,动物就需要重新接种。
我国的狂犬疫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是联合疫苗,分三次注射,10日龄以内的小犬首次注射2毫升(10倍剂量),3周后注射第二针2毫升,4周后注射第三针1毫升。超过10日龄以上,但是不足3月龄的小犬,全程注射两个阶段疫苗,第一阶段注射2毫升,3月龄以上的犬,全程注射一个阶段疫苗,注射量2毫升。
狂犬疫苗,可以分为两大类,灭活苗和弱毒苗。
市面上大部分是弱的狂犬疫苗,也有极少部分是用美国进口的CVS-TC株(美国疾控中心使用的毒株)制成的进口狂免死疫苗。
弱狂犬疫苗,免疫剂量小,免疫期较短,一般一年左右。免疫后还须借助自然感染途径获得足够抵抗力,故不能防治狂犬病。
灭活的狂犬疫苗免疫剂量较大,免疫期较长,可防治狂犬病,并可用于免疫接种,并可进行血清或者尿液化验,鉴别是否免疫。
误区3: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
上面已经说了,疫苗的保护作用有限,所以,对于打了狂犬疫苗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百分百的安全保证。而且,对于猫狂犬疫苗来说,中国的猫只需接种一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狂犬疫苗造成的免疫不成功便形成了。而且就算免疫成功了,这种抗体在动物体内的保证时间也非常短,大概是6个月左右。但是病毒又会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发作。在这时期之内,狂犬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不可能永远沉睡。所以,如果在病毒发作前,抗体还没有产生,或者是产生的比较少,这时候,狂犬病毒可能就会趁虚而入,造成狂犬病的发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