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能做宠物名吗?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养一些可爱的宠物,像小猫小狗小兔小鹦鹉等,这些宠物除了温顺可爱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外,有时候还能为我们挡一下晦气,很多家庭在家人或者朋友有倒霉或者不顺心的时候,都会把一些不顺心的说给宠物听,希望能让它们为我们挡一下不好的运势,虽然这只是迷信,但是可见人们对这些可爱的宠物的信任,所以说这些宠物也是有点小小的神奇的,我们中国人比较保守,对于养宠物一般都是在亲人之间,不会随便让陌生人饲养,但是有一类人是特殊的,那就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有些人喜欢把lucky当作宠名称呼,那这就显得有点不太合适了,下面就给大家聊聊不可以把lucky当作宠名称呼的原因。
lucky是外来词,它的原意是“运气”、“好运”,在不少西方人名中都有这个字,如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1863—1955)的名字就叫John L.George,其译成中文就应该为“约翰·谷谷”,很明显,这种称呼很不合中国民俗。
在中国,无论是人名还是物件名,最好不要含有国外译音。据查外国人的名一般分为三部分内容:名、父名(又称“教名”)、姓(或符号)。若仅以“lucky”为宠物名,则后两部分省略,不伦不类,为国人养小家畜小禽所不许。
古往今来,中国的习惯是不把动物的姓名给动物,人名给他人。据清·梁章矩《退庵随笔》:“天下国家,必有真主。……吾世未有以鸟名而兴者。”因为“鸟鸣惊寝,凤皇止栖”,如有忌讳,则将鸟名改为羽,如杜甫诗“漫弹碧落羽”;或鸟字旁加小字,如“燕”为“莺”,“鸡”为“鷇”;或以“乌”为“鹊”;秦无逸《禽经》更谓“鹏曰翮”、“鹖曰颈”、“鹅曰翥”。即使爱禽,亦仅“以关将鸟”,“王赐养麋,以表爱惜,遂名麋鹿。”盖以禽、兽与昆虫为“鸟、虫、鱼、兔”,而鸟则尤甚。“鸟”字不可居首,如《孔雀东南飞》:“孔雀忽升巢,垂雀缨。”以其名曰动物,如《列子·汤间》:“夏虫不可以语冰。”《韩非子·说林下》:“蛇得水不死,名曰蚺。”以其名给人,如《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有反舌者,善鸣,而不知其鸟也,因命之日鹊。”以鸟名禽,如《庄子·山木》“鸟啼而孤骥号”。《诗经·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强强。”《传》:“强而飞也。”以“鹊”为吉祥,“鹊鸣入堂,千猪百鸡各来在傍。”(《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象》)但“鹊”非禽名,《诗》、《周礼》均以“鹊”为兽名。古代“乌”、“鸦”可以互训,如《韩非子·十过》:“乌鹊衔卵。”《集韵》:“乌,鸦属。”以“乌”为“乌鸦”,非“雀”,更非禽名,《国语·晋语》:“且夫有鸟为之枭兮,将有丑妇而善织兮,羽娥翩以徐行兮,目色劳以昼寝。”以“乌”为“子”,更非禽名之一字,《大戴礼·五帝德》:“帝乃乘车,亲辇以上,衣紫衣,冠翠冕,奉圭,载玄旂,乘玄乌而朝天下。”
古代汉语中,与动物有关的词有六类,即:
1、动物名。虎豹麋羊之类的统称。《仪礼·士昏礼》:“乃婴我宾,暨日月之明,扬王父之烈,示昆弟而荐之。”汉·郑玄注:“旅,犹众也;诸侯娶妃,纳采於天子,既纳采,乃受合吉!以祭日,示不用天子赐合。”《列子·汤问》:“夫神木,不自置者也;鱼日,不生于渊。孤鲸,独游于海底。此五者,都不自知其所始。”
2、特指熊。《逸周书·王会解》:“昔武王克殷,冒困困之危,既度汉墨,乃招天下诸侯于孟津。”郑玄注:“熊实黑皮,以喻墨徒之衣皆黑。”
3、特指鹤。《文选·左思》:“笼驺蹄涔,则黄鹤黄雀,并举而行。”韦昭注:“以关将鹤,故曰鹤子。”
4、猿猴一类。《礼记·玉藻》:“士不佩鸠,独有鸮,谗夫美好,君子戒之。”郑玄注:“鸮,枭类也。”晋·干宝《搜神记》:“刘伶病嗜酒,饮酒之癖,日须一醉。常乘鹿车,前后谁劝,车边有一狐鼠,名曰“阿密”,能言,遂与同乘,劝刘令醉。”
5、特指鸽。《古诗》:“忆年何时,谓梦飞去。双衔彩翼,一举千里。”南朝·梁简文帝《咏鸽》:“金喉发晓响,翠袂辨蛾轻。复有衔芦渚,新放李公鸣。”
6、凤凰一类。《列女传·母义传》:“贾夫人者,临汾人也,寡母牧羊,上有兄弟,夫人嫁之,母牧于野,鹤鸣于其阴。其弟夜哭,夫人在室,为之调箫,鹤乃止。”
由上可知,“鸣鹤”“响鹤”“玄鹤”均为“鹤”,但其名不同,与禽异名。“鹤”,别于鸡;“鹏”别於鳝;“鹭”别於鹳;“鸥鹭”别於雉;“鴈”别於鸭;“天鹅”别於鹤;“黄雀”别於雀;“雀”别於鸮;“鸠”别於鸢;“鸺”别於鸟;“雁”“鹳”别於鸳;“鹣”别於雀;“鹈”别於鹰;“鹌鹑”别於鹄;“鹣鹣”别於“雕(大鹏)”;“凤凰”别於鸡。若知“鸳”为“天鹅”,则“雀”为“黄雀”,因“黄雀”不具“鸳”之“大尾”,而善“鸣”:“少焉,鹘善鸣,女笑问曰:‘子何为鸟?’鹰乃化为鸳。”
古人在描述神奇动物的性状时,也常从别名家提出形容,如《文选》:“桂殿琪而结绿叶兮,紫池藻其扬碧华。石芙蓉之夕曜,丹山蝶之朝霞。”“麒麟”为兽,“鹢鸟”为鹏,“蟾蜍”为“蛤”;“凤皇”为鸡,“鹓鶵”为鸭,“鸧鹒”为莺,“鸿鸧”为雁。
清·彭定球《小珊隐语》:“鹭鸶,《埤雅》谓非鷃之别名,《尔雅》又谓雁蛾之子,今俗呼鹭鸶。喜群飞,食溪芦。老则雌雄偶伴,栖息池塘。或云栖荷池中,倒影遂同。”按此,“鹭鸶”与“雁”别:“天南有鸟,名曰鹊,三月始鸣,得雌者雄亦随,至九月乃止。”(《禽经》)此即“比翼鸟”。
l为此,以“鸟”为家禽名,《管子·小问》:“丁氏有子而甚愚,将成丁,家富,而未尝识甲兵,镇日,耕田而食。”
以“乌”与“雀”分喻不同等级之禽。《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毛传:“乌,黑鸟也。”《左传·宣公四年》:“及良氏之亡,燕帅亡良,良不畏威,与齐师侵燕。”杜预注:“良,小国,燕不与邻国类,故齐得侵伐之。”此以“白羽之乌”,喻“良”之名小。《列女传·仁智篇》:“贞顺殚於黑鸟,仁智尽於桑榆。”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五》:“古之人君,虽有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