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体内为什么会有虫?
因为狗狗天生爱吃,且口腔比较发达,吃东西很勤快(尤其是人类的食物)。虽然平时爱干净,但毕竟还是动物,有些细小的虫子还是很正常的。
而一些寄生虫的幼虫期是需要在中间宿主(一般是节肢动物或鱼类等)中发育成较大的幼虫才可以继续发育为成虫并传播感染。但由于节肢动物体表的角质层可以保护幼虫不被消化液分解,鱼类的消化道比较短,而且没有牙齿和唾液腺,所以很难真正消化的了虫子,只是阻止了它们在消化道里的移动。这样,一部分幼虫就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卫生条件不好,或者动物本身免疫力不够,就可能让这些带虫粪便被其他动物吃了,进而让蛔目中的寄生虫重复以上过程,进行繁殖和传播。 而蛔目的寄生虫又喜欢各种钻,当它钻到消化道壁的皱褶里时,有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腹泻,这时幼虫随粘液一起排出,就有可能进入外界环境中。当虫体的代谢产物被体液带到伤口附近,有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炎症反应,比如出现红斑、丘疹等症状。
对于已经感染的宠物,需要及时做驱虫处理,一般口服驱虫药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具体药品需遵医嘱)。而对体表出现的寄生虫,则需要使用外部驱虫剂进行处理。 另外,主人自己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定期给玩具、日用品进行消毒,不给寄生虫制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