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消毒用什么消毒?
鱼缸中的硝化细菌是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的重要步骤,也是建立健康鱼缸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我们要知道,鱼缸中本来就有一些细菌,这些细菌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我们需要的,叫做有益菌;另一种是我们不需要的,叫做有害菌;还有一些我们既不觉得有用也不认为有害,就叫做中性菌。 一般来说,在刚建成的新鱼缸里,有益菌的数量会占据优势地位,随着养鱼的进行,鱼只的排泄物和残饵被分解为单细胞蛋白被有益菌利用,从而不断增殖。
当有益菌达到一定数量后,它们能在鱼缸中建立起自己的微生态环境(这个微生物生态圈是有自己边界滴,千万不要以为建起来了就不管了哦),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这时,无论是养鱼还是养草,都容易进行下去并且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是如果加入新鱼、水草或者更换部分旧水,都会打破这种动态平衡,使水体中细菌群落的构成发生变化,有些细菌可能会失去优势地位,有些则可能迅速增殖,造成对鱼类或植物的伤害。
所以,我们定期使用药物杀灭硝化细菌,就是希望能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保持有益细菌的资源优势,维护细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锦鲤适宜在水质充足、肥、活、爽及水温、气压、食料充分的环境里生活,在饲养管理和运输、搬运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应激反应,易感染和发病,所以对锦鲤消毒是非常必要的。
对锦鲤消毒,通常采用刺激小的消毒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高猛酸钾溶液:将高猛酸钾晶体完全溶解于40℃左右的温水中,配制成5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将患病锦鲤放于其中浸洗3—5分钟。清洗掉体表黏液、寄生虫和病原菌,起到表面消毒的作用,使破损的表皮组织得到初步治愈,并可催吐、制菌、消除体内寄生虫的活动能力。该溶液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2、福尔马林溶液:用2.5%%—5%%的福尔马林溶液(50℃左右的温水配制)浸洗锦鲤15—30分钟,对锦鲤表皮的烂肉病及水霉病具有显著疗效,并能杀灭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幼虫和卵及水生昆虫幼体。但不宜长时间浸泡,应严格控制浸洗浓度和浸洗时间并加强水体通风,浸洗后应立即放入大水池中。
3、食盐溶液:食盐溶液是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细菌、寄生虫、真菌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可将患病锦鲤放入1.5%%的食盐水(30℃左右的温水配制)中浸洗15—20分钟,每隔2—3天浸洗一次,一般连续浸洗处理2—3次可使病情得到控制和治愈。食盐溶液浸洗既可在小水池中进行,也可用较大的水桶进行。浸洗时应注意加强水体通风,浸洗后应立即放人大水池中。
以上几种消毒溶液都可单独或配合使用,消毒时间依水温高低和锦鲤体质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