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趴缸用青霉素可以吗?
最近水族圈被一条鱼疯狂刷屏,这就是被誉为“水中活化石”的锦鲤! 为什么这么火呢? 因为它的颜值太高,养在鱼缸里,就像给水里铺了一条华丽高贵的“地毯”。 而且锦鲤性格比较温和,不像龙鱼、罗汉那样喜欢攻击同类的头部和身体。
虽然看起来温顺,但锦鲤也是有自我的保护意识,比如遇到危险会迅速躲闪逃跑或者“吐泡泡”示威。 所以有的鱼友说它“胆小如鼠”,其实也不尽然如此。 除了颜值高,寿命长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要数它那身光彩耀眼的彩色条纹。 这都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生理特性。
大多数鱼类都有颜色素和荧光素两种类型的色素细胞能产生色觉,而锦鲤则有3种类型的色素细胞,所以它能够呈现一种从深蓝到鲜红的蓝色系或色系。 如果它身体有损伤,或者遇到紧张的情况时,体表和鳃部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由红转橙黄,再逐渐褪清,就好像皮肤上擦了防晒霜一样。
随着色彩的不同,它们表现的兴奋程度也不一样。例如,雌鲤产卵前表现出的激动,雄鲤求偶时的热情洋溢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层保护屏障,让锦鲤能够从容的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水中世界。
那么,为什么它能拥有如此神奇的特异功能呢? 这都要归功于它的皮肤... 其实啊,锦鲤的皮肤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鱼类都大不一样。 其它鱼类的皮肤都是由一层层鳞片组成的,而锦鲤的皮肤是由一层均匀透明的薄皮包裹住柔软的皮嵴,表皮非常纤薄,只有0.5~1um的厚度。
在这层薄薄的表皮下方,分布着很多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色素细胞,这些细胞能够产生颜色素和荧光素。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这些细胞就会启动应激机制,释放黄色-绿色类胡萝卜素化合物。 而此类色素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它们的颜色也会随之改变,从而起到警示作用,阻止猎物接近,或者提醒同类躲避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