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鱼尾断了还能长吗?
先说结论,鱼鳍(包括鱼尾)掉一块长一块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担心。 再说原因,鱼类之所以游动的时候显得特别优雅,就是因为它们有个能伸缩活动的鱼鳍。当鱼在水里游动的时候,鱼鳍首先通过肌肉收缩起到推进作用,当鱼鳍收拢到最紧的时候,水就会从中间的缝隙中流过,此时鱼鳍就起到了挡水的作用;而当鱼游动时遇到障碍物需要转向或突然停止运动时,鱼鳍又可以迅速地扇动起来作为调节动作的辅助。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养锦鲤鱼的时候可以观察到,这些活泼美丽的鱼儿在游动的时候会时不时地划动着它们的鱼鳍。而在它们停下休息的时候,鱼鳍往往会伸展开来,以便减少阻力。 当我们的鱼缸发生漏水或者养鱼新手失误把小鱼倒扣过来“解救”小鱼的时候,由于水流的影响以及鱼儿紧张慌乱的原因导致有些会游泳的鱼会出现鱼鳍挣扎、乱甩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有些鱼鳍可能会脱落,但是并没有关系,它们会通过神经反射快速生成新的鱼鳍。当然这个过程是肉眼可见的,所以会有朋友发现原来活蹦乱跳的大锦鲤怎么突然没了这跟鱼鳍,而没过几天却发现它又长了出来! 以上内容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锦鲤鱼尾断了能不能长好,和断口还有鱼的体质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鱼儿的体质好,断口也不是很大,一般3~5天就可愈合,7~10天就能恢复,如果断口过大,这个过程就会延长,建议保持水质的干净,提供适宜的水温,提供充分的营养,提供安静的环境,这样可促进伤口的尽快恢复。
受伤原因:
1、打斗。特别是雄鱼,在水族箱空间较小,或者过于混浊,光照较弱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打斗,而由此造成相互攻击,导致鱼儿受伤。
2、寄生虫。如果水质较差,有寄生虫滋生,寄生虫会在鱼体表面游动和吸食,在上面不断的摩擦,最终可导致鱼体的肌肉和骨骼的损伤。
3、水环境问题。比如水质恶化,溶氧过低,或者水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锦鲤体质下降,或者影响伤口的恢复。
护理措施:
1、加水或换水。如果出现断尾,可及时注入一些新水,或者进行更换新水,保持水质的清洁,提高水体的溶氧量,保持水质的鲜活,比如每15~20天可更换新水30~50%,一次性不要全换,否则容易刺激鱼儿。
2、添加食盐。食盐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还能起到镇静的作用,因此可在每次换水的时候,添加3~5‰的食盐,在恢复后要及时停止。
3、提高水温。锦鲤断尾后,可提高水温2~3℃,比如提高到20~25℃,这样可起到杀菌消毒和加快细胞分裂的作用,可促进伤口的尽快恢复。
4、喂养饲料。锦鲤断尾后,可喂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比如鱼虫、水蚯蚓、丰年虾等优质饲料,或者喂养优质的鱼粮,都能提供全面的营养,加快伤口的恢复。
5、提供安静的环境。鱼儿断尾主要是受到其他生物的攻击,因此在恢复期间,可将鱼儿单独喂养在安静的水箱里,特别是不能和其他的雄鱼放在一起,以防再次受到攻击。
以上内容来自图鸽鱼网。图鸽鱼网专注于活体观赏鱼网上销售和养殖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