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为什么有颜色?

莫麒圣莫麒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但不容易理解。 这是因为锦鲤的体色由基因决定,而基因是由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决定的。这些基因分为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又称染色质因子)。我们通常所说的“色素”其实指的就是结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

有些结构基因本身没有编码色素的酶活性,但它能驱动细胞合成含有色素的蛋白。而有些结构基因能够直接参与色素的代谢,它们所编码的色素分子能够沉积到细胞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等)上。这样,在细胞器表面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各种颜色。 对于调节基因来说,大多数是转录因子上某些特定基因的片段。这种基因一般不能单独编码色素,而是通过和其他基因一起作用来调控相关色素基因的表达水平。从外表来看,就是整个群体表现的基因型是一样的,只是个体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别而已。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鱼类都有颜色,那些没有颜色的鱼类,我们通常称为“鱼的白化品种”。例如:斑马鱼的Wnt12a基因突变会使鱼体呈白色; 人类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缺陷会导致“白化病”(皮肤黑色素缺乏症); 还有常见的“银镜反应”实验所用的动物模型——大鼠的白化品种WistarNiH/SH。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无色的动物(不含黑色素的个体或物种)由于缺少调节基因的作用,导致所有个体表现出的都是相同的外显子序列(基因型),因此表现为相同的色素表达模式(表型),也就是无色透明的。

齐星伟齐星伟优质答主

颜色的呈现是因为锦鲤体质内的色素细胞作用的结果。构成其体色的色素共有三种, 分别是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呈卵圆形,由神经控制,通过色素细胞的伸缩和移动来改变其颜色和花纹。因此,当颜色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也正说明其体质正在恶化。(比如从五彩,变成红白或者全红,甚至于赤)

影响着色的因素有饲料、水温、水质及鱼体是否患病等。例如:在20℃~25℃的水温范围,鱼体着色鲜艳。如果低于20℃或高于25℃,鱼体着色会变淡。水质肥而清的环境条件下着色鲜艳,而长期在清水池中饲养,着色会变淡。饲料中缺乏色素成分会影响着色或出现褪色。患病的鱼体着色差。

同时,锦鲤的色彩会随年岁发生变化,并非一次性成型。养殖环境,水质的控制等对锦鲤变色也有很大关系。一般,普通彩色鲤要达到优良的色质或符合名品色质的条件,要生长5-7年左右,有的品色要生长10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