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为什么有颜色?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但不容易理解。 这是因为锦鲤的体色由基因决定,而基因是由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决定的。这些基因分为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又称染色质因子)。我们通常所说的“色素”其实指的就是结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
有些结构基因本身没有编码色素的酶活性,但它能驱动细胞合成含有色素的蛋白。而有些结构基因能够直接参与色素的代谢,它们所编码的色素分子能够沉积到细胞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等)上。这样,在细胞器表面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各种颜色。 对于调节基因来说,大多数是转录因子上某些特定基因的片段。这种基因一般不能单独编码色素,而是通过和其他基因一起作用来调控相关色素基因的表达水平。从外表来看,就是整个群体表现的基因型是一样的,只是个体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别而已。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鱼类都有颜色,那些没有颜色的鱼类,我们通常称为“鱼的白化品种”。例如:斑马鱼的Wnt12a基因突变会使鱼体呈白色; 人类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缺陷会导致“白化病”(皮肤黑色素缺乏症); 还有常见的“银镜反应”实验所用的动物模型——大鼠的白化品种WistarNiH/SH。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无色的动物(不含黑色素的个体或物种)由于缺少调节基因的作用,导致所有个体表现出的都是相同的外显子序列(基因型),因此表现为相同的色素表达模式(表型),也就是无色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