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身上的螨虫怎么治?
现在天气逐渐热起来了,是狗狗体内外寄生虫开始活跃的时候~很多新手狗主容易在春季误认为狗狗的瘙痒、皮屑或结痂是因为换季导致的,其实很有可能是体外寄生虫造成的! 常见的外寄生虫主要有蛔目异尖科和蠕目蛲科,分别寄生在消化道和体表皮肤上。 虫子通过舔爪、咬毛和磨牙等途径钻进皮肤里,并钻到毛囊里产卵,这时狗就会感觉剧烈瘙痒,从而用舌头舔、牙齿咬;这些幼虫在毛发里迅速发育成较大幼虫后,便穿过皮肤表面进入淋巴循环系统,最后进入人体血液引发急性炎症反应。 如果这时候主人没有注意到狗狗的异常,不及时处理,等到虫体在消化道内繁殖了几代,就会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此时如果没有做好驱虫工作,那么虫子会在外界环境中继续繁殖,当它们再次接触到爱宠时,就又可能会重新进入肠道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对于爱宠出现的外寄生虫感染,建议及时用驱虫药给予治疗。常用的驱虫药物分为类固醇激素和阿托品等抗寄生虫药;另外还有非泼罗尼、阿苯达唑等杀虫剂。 但是在使用药物前需要先确诊,如果狗狗同时出现了呕吐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确定病因后再行用药。 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对苯二胺类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有过敏性作用,服用期间应避免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合用。
2. 避免狗狗自行舔食药物,以免中毒。对严重感染的狗狗可注射特定药物,但必须在宠物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3. 不随意使用外用杀虫剂,以免对狗狗的皮肤造成刺激。
4. 对于体内外同时感染的狗狗,应采取内外同治的方法。 为了防止寄生虫再次感染,除了注意清洁消毒以外,还应定期给狗狗进行驱虫,一般每个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