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耳朵会发臭?
生活中,常常有人会出现耳道内异常分泌物堆积、发臭的现象(也就是常说的“耳朵屎”、“耳垢”)。 虽然偶尔自己掏一掏耳朵能弄出来,但往往不能彻底清除干净。如果长时间不清理的话,这些物质会逐渐干燥结块,导致耳朵听力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耳鸣、眩晕等不适。 其实,人的外耳道皮肤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粘膜,这层粘膜一直不停地在更新换代,所以平时我们看见的耳道清洁干净或有一点点脱落的碎屑都属正常现象。但是,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耳道内的正常细菌代谢会受到抑制,易引起感染而使耵聍分泌增多。而且有的朋友喜欢挖耳道,用不洁器具(如指甲、头发、棉签等)掏耳朵,这样容易损伤耳道,给细菌以可乘之机。 另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其全身抵抗力较低下,也是发生中耳炎的高危人群。这些患者由于耳道深部结构比较脆弱,一旦受到细菌侵袭就容易发炎。而且这些患者的鼓膜一般较薄,对声音的反应不够灵敏,有些甚至是完全不灵敏。
对于这些朋友来说,保持耳道的清洁干燥,不要自行盲目掏耳,避免用力揉擦以及污水进入耳道是关键;对于已经有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就诊,遵医嘱用药,切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当然,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1.注意生活细节 对于患有耳道疾病的朋友,特别是中耳炎患者,应特别注意洗头洗澡时的保护措施。最好采用侧卧位,头部倾斜30度左右,并用湿毛巾轻轻擦洗。切记不可让水流直接进入耳朵里; 还需尽量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鼻涕、灰尘、微生物等多种刺激物进入耳道。 2.谨慎药物使用 虽然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明某些药物的服用可致耳毒反应,但对有耳毒性的药物仍要慎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抗菌药物对耳道黏膜也有腐蚀性,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并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