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的眼睛会?

原昭瑶原昭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你要相信,猫真的是能看见人类看不到的东西! 我家大猫刚来的时候,半夜跑酷,直接跳到了床上(后来知道了根本不敢),我赶紧把它抱起来,问它是不是看到老鼠了。大猫很警觉的看着我,然后开始“咕咕”叫,就像狗看到老鼠时会叫一样…… 后来才知道,猫咪看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物体,是用了晶状体的调节的(也就是说和看近物是一样的)。但它们的视网膜里有一层特殊的细胞,能够感知光线,这些细胞在晚上或者暗光下会被激活。这层细胞只占视网膜细胞的10%不到,但却能够感受到光谱中人类眼睛无法感知的波段,这个波段在夜视仪中是最清晰的。所以,猫咪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东西! 第二,说到黑夜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猫眼的构造。 人类的眼睛是倒三角结构的,而猫咪则是横宽结构(其实所有肉食性动物的眼都是横向的)。这个结构的不同使得猫咪和肉食性动物能够在猎食的时候,把瞳孔缩得很小,以便更好地隐蔽自己。(顺便提一句,所有灵长类的眼睛,包括我们的,都是竖直的结构,因为我们要不断地低头、抬头,这个结构便于调整)

第三,再说说猫眼颜色的问题。 其实大家说的“绿眼”、“蓝眼”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所有的哺乳动物,眼球里面都有两种色素——酪氨酸和睫状色素。这两种色素的作用一是参与视觉的形成,二就是在眼球的角膜和虹膜上形成颜色。一般来讲,由于虹膜的颜色深且均匀,所以很难看出来。但是,如果虹膜的色素分布不平均,就会形成所谓的“异色瞳”(当然这里讲的异色瞳和我们所说的“鸳鸯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哦)。

例如,熊(棕眼睛): 狐狸(蓝眼睛): 这两只动物,一个瞳孔变色是因为它们有两套不同的虹膜,并且两种颜色的虹膜在瞳孔区域有交叠;另一个则是因为两个虹膜是不同颜色的。 那么,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什么才算“双色瞳”呢? 这个嘛,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研究数据指出到底多少比例的异色瞳才算是“双色瞳”。不过,一般来讲,如果你发现一只猫的虹膜颜色是明显的两只不一样的(比如一只是黄色的,一只是绿色的),那就肯定是“双色瞳”了。

冯久桓冯久桓优质答主

猫是一种在非常宽阔的光照强度变化范围内活动的动物。在光亮的地方和在几乎完全黑暗的地方,猫的瞳孔大小变化大约有100倍。猫的眼睛能看清的最低光照度是人类眼睛的5-6倍。猫的许多视觉特征与人类和其他很多动物的一样,都是由两个竞争性的影响所决定的——对尽可能明亮的视觉的要求和对细节清晰度的要求。

对于尽可能灵敏的视觉来说,瞳孔要足够地大,这样就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光子。而对于尽可能的清晰度来说,又必须将瞳孔尽可能地缩小以克服由衍射所导致的模糊度和其它光学缺陷程度。因为猫要在非常黑暗的条件下活动,所以它们的眼睛是为使明亮性最大化而设计的——这导致了一个大而圆的瞳孔。当周围变得非常亮时,猫眼睛的瞳孔必须紧闭起来以避免过度刺激和眩光。

而且,与一些其他的兽类一样,猫还有一层额外的反光膜,叫做脉络膜,它能将穿过视网膜的光反弹回来。这种反光层能导致进入瞳孔的光子的二次利用以及在光很弱时通过视觉神经的非常微弱的信号的增强。当瞳孔在明亮的光线下紧闭时,它的形状是垂直的缝。这种变化与人类瞳孔从圆形变为细长的形状的道理是相同的——因为这种形状能更佳地保护眼睛不受来自头顶的太强的光照,而且当动物抬头时,这种细长的形状能将很大一部分上方的光照挡住。

这种细裂缝状的瞳孔也存在于那些在夜间捕猎但又在白天需要四处移动的食肉动物中——它们需要有适当的瞳孔形状以防止受到强光的过度刺激,特别是在太阳接近地平线的时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