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定期打狂犬疫苗吗?
需要,狂犬疫苗是用于预防犬瘟热、狂犬病,并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作用的一种免疫制剂。 对犬猫等动物来说,注射抗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唯一可靠的方法。 目前,我国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案建议: 在宠物接种完疫苗后3-4周内,才能产生足以抵抗病毒的抗体;在首次接种疫苗后的第21天,应重新检测,确认抗体水平已达到可接受标准(抗体阳性)后再接种第一针疫苗,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也就是说,初次免疫后的一两个月内,即使被不熟悉的狗咬了,也不用过分紧张,做好及时冲洗伤口和消毒处理,不必过于急于补打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接种疫苗后能够产生抗体,但任何疫苗都无法达到100%的保护效果,所以日常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不要让猫咪接近流浪狗或流浪猫,尽量不外出遛狗,不接触不熟悉或来历不明的动物。
我国是狂犬病高发国家,发病率仅次于印度高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犬只在我国养宠物家庭中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狂犬病的防治工作也日益重视,但是仍存在不少误区。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百分百致死,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治结合。
首先、并不是只有狗才会得狂犬病,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可能带狂犬病毒、得狂犬病,比如猫、蝙蝠、狼、狐狸等。但是就我国的情况来看,主要的疫源还是犬类。有的家养宠物也会得该病,所以都要加强看管,谨防发病危害家人健康。
狂犬病毒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主要通过患病动物的唾液散播,其主要传染途径就是咬伤,所以也特别容易造成连环传染病,很多动物一旦发病就会直接进入神经兴奋期,见人就疯狂扑咬,进一步加剧了该病毒的传播速度和概率。
有的人才接触宠物的人会问:狗不是靠打疫苗来防治狂犬病的么?那岂不是只要打了疫苗,宠物就不会得狂犬病了?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以为犬只和其他宠物打狂犬疫苗就万事大吉,是极其错误的想法,极容易造成狂犬病毒的蔓延。
实际上给犬类和宠物接种的狂犬疫苗,属于一种减毒疫苗。简单来说,将狂犬病毒的毒性减弱之后,注射到这些动物体内之后,让其产生相应的抗体量,来获得对于狂犬病毒的免疫能力。一般情况下,每一年左右注射一次,可获得非常良好的免疫抗体。
但是!大家必须要注意的是,注射狂犬疫苗产生抗体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以犬只来说,注射疫苗之后,需要1个月左右才可以在体内达到相应的抗体水平,获得对于狂犬病的免疫能力。而在此期间,犬类或其它宠物实际上是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毒并发病的。如果注射疫苗没有按时进行,或者是疫苗质量出现问题,注射疫苗之后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那么仍然有可能被狂犬病毒感染。
总而言之,打针预防狂犬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大家一定不要以为宠物或犬只打了预防针之后就不会再被狂犬病毒感染了,事实上,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