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咪会有跳蚤吗?
当然会啊!别以为猫咪长得可爱就真以为它们能摆脱成为寄生虫“宿主”的命运,事实上,猫是蛔目的吸虫总科肠目异尖科动物异尖线虫(异尖螨)的终宿主。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同学就晕了,没明白什么叫“蛔目的吸虫总科肠目异针科动物和异尖线虫(异尖螨)”。其实这些术语是说,小猫体内的寄生虫叫做异尖线虫(异尖螨),这种虫属于寄生虫中的蠕虫类,并且属于消化系统型的寄生虫,而消化系统的寄生虫又可以分为蛔目的、吸虫目的等,而蛔目的寄生虫中又有很多不同科的虫子,异尖线虫(异尖螨)就属于其中的异尖科。 所以,从上述的分类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小猫咪有感染异尖线虫(异尖螨)的可能性。 但同学们也别担心,异尖线虫(异尖螨)作为消化道里的寄生虫,它的生命周期需要经过幼虫期—钻入皮肤—寄生在消化道里发育成较大成虫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不经处理,它无法离开消化道这个场所,只要做好杀虫和预防工作,就可以避免感染。
那应该如何做呢?首先,及时清除猫猫的粪便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异尖线虫(异尖螨)一旦从肛门排出体外,就会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如果被猫舔食进体内,就容易造成感染;其次,可以使用对异尖线虫(异尖螨)杀灭率高的药物外洗或者喷剂治疗。 如果已经确认猫猫感染了异尖线虫(异尖螨)要及时清理,否则可能会引起炎症反应或发生过敏反应,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水冲洗,然后涂皮炎平软膏等。 对于已经感染的猫咪,除了使用以上药物治疗杀除体表和肠道内的异尖线虫(异尖螨)之外,还应坚持长期服药,进行驱虫预防,一般建议连续服用3~4周左右的阿苯达唑片,每天一次,每次1片,同时,在服药期间应避免进食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减少抗药性,提高药效。 对已经感染但不愿服药的猫咪,可以按以下方法治疗:用0.5%碘伏溶液涂抹患处,每天3次;或用3%硼酸液清洗患处,然后涂搽杀菌剂,如2%龙胆紫溶液、2%百多邦霜、40%氧化锌油膏等。 要注意的是,使用上述药物时,须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加大剂量或用药时间过长,以免产生不良反。对寄生虫的预防也很重要,应该注意定期给猫咪驱虫,一般间隔3个月左右驱一次虫就可以了。